民营经济发展局来了!有哪些职责?发改委解读日前,国务院举办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即中央编办已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这个局将作为一个专门机构,致力于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并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的统筹协调,以推动各项重大举措尽早落地并产生效果。 ![]() 什么是民营经济发展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人事司司长张世昕在会上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 1.跟踪了解、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2.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 张世昕表示:“我们将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以便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供支持以提升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为何要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设立这一内设机构的考虑主要是什么? 张世昕指出,民营经济工作涉及面广,具有较高的政策性,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基础上,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的功能。 张世昕表示,一些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也会有服务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在现有的工作格局下,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巩固和拓展已有的工作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承担更大使命、肩负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民营经济发展局要做什么? 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加强对政策出台的系统设计和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工作,以促进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民营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地见效。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广东如何做? 丛亮表示,很多地方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地方实际,高位推动,主动作为,从“小切口”入手,将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细化实化为落实举措。 在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保障方面,广东早在此前已举办过投融资对接活动。6月26日,广东省发改委召开了省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会议。推介的示范项目共计101个,总投资2394亿元,包含基础设施项目44个、总投资1921亿元,产业项目18个、总投资282亿元,科技创新项目21个、总投资39亿元,社会民生项目18个、总投资152亿元。 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所做过的政策措施 近段时间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落地。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应了民营企业的重点关切,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一个多月以来,各部门推出了系列配套举措,取得初步成效。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立了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座谈、调研等多种方式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回应他们的关切,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出台政策措施。为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提高民间投资积极性,于7月2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四个方面的17项具体措施,致力于推动民间投资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在7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该通知聚焦于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以及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通知中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旨在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加强要素支持方面,8月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延续了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减免政策。而在8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推出和优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聚焦于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旨在落实和完善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政策。同时,人民银行也在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力求提升民营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强化法治保障方面,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1个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对检察履职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8月3日,公安部发布了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特别提出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